<label id="v94zp"><code id="v94zp"></code></label>

  • <li id="v94zp"></li>
    
    
    <th id="v94zp"></th>
  • <tbody id="v94zp"><noscript id="v94zp"></noscript></tbody>
    <dd id="v94zp"><track id="v94zp"><video id="v94zp"></video></track></dd>
    <nav id="v94zp"><big id="v94zp"><noframes id="v94zp"></noframes></big></nav>
    <s id="v94zp"><object id="v94zp"><menuitem id="v94zp"></menuitem></object></s>
      <rp id="v94zp"></rp>
      <progress id="v94zp"></progress>
    1. <em id="v94zp"><strike id="v94zp"></strike></em>

      以史鑒今 資政育人

      <<返回首頁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精品圖文回顧

      新中國成立前后的李克農(上)
      來源:《黨史博覽》2023年第2期  作者:羅元生  點擊次數:


      1945年8月28日,李克農(左一)等人到延安東郊機場為毛澤東一行赴重慶談判送行

       196229日,李克農走完了他63歲的生命旅程。翌日深夜,國家副主席、76歲高齡的董必武,望著窗外漫天飛舞的大雪,作詩哀悼:“三十年前事已賒,知君才調擅中華。能謀頗似房仆射,用間差同李左車。天不慭遺茲一老,人如可贖豈千家?;每私B芝蘭秀,高舉紅旗幛落霞?!倍鲜侵泄矂撌既酥?,對李克農知之深、情誼切,一句“能謀頗似房仆射,用間差同李左車”,將李克農的作用和才華,與唐太宗倚重的大臣房玄齡和秦漢之際的大謀士李左車相提并論,不僅生動描述了李克農對中國革命的貢獻,還間接揭開了一個謎底。在57位開國上將中,李克農是唯一沒有在戰場領過兵、打過仗的將軍。他來自一個特殊的戰場,是我黨我軍隱蔽戰線的卓越領導人。新中國成立前后,李克農抱病為新中國的安全穩定,用生命踐行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初心。

      ■精心籌劃,保衛毛澤東進北平

      在中國革命即將取得全面勝利的前夜,中國共產黨于194935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村召開了七屆二中全會。在會上,毛澤東宣布:黨的工作重心必須由鄉村轉到城市。會后,中共中央開始了大規模的行動準備——離開西柏坡向北平進發。

      這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一次進發。毛澤東說:“黨中央進北平,這是一樁大事,政治意義十分重大,是在黨和軍隊勝利的歷史上最有意義的事情,一定要計劃好?!?/span>

      323日晨,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等率中共中央機關及人民解放軍總部人員分乘汽車前往北平。這支由11輛小汽車、10輛卡車組成的車隊向北平馳去。23日晚,毛澤東一行住在唐縣淑閻村。24日到達涿縣,毛澤東與周恩來商定從涿縣出發的具體事宜。最后商定于325日凌晨2點,毛澤東等先乘火車進北平。

      北平、天津解放前夕,時任中共中央社會部部長和情報部部長的李克農指示情報研究機構,編寫了平、津概況,供即將入城的干部及新聞記者參考使用。

      為確保順利接管城市,1948年李克農還在河北省平山縣黃村舉辦了“西黃訓練班”,學員有從各解放區挑選出來的有斗爭經驗的地、縣公安局局長和縣委書記,有經過中組部和華北城工部調集來的剛從平津到解放區來的青年黨員和大學生。這些人都有過從事地下工作和民主運動的經驗。訓練班的總人數剛好108人,后來被人們戲稱為“一百單八將”。

      19489月,訓練班正式開學,在李克農的組織下,訓練班采取“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方法,講形勢、講情況、講政策。李克農還親自授課。這個訓練班雖然為時僅僅3個月,但收獲不小。北平解放后,這批受訓的干部跟隨李克農進入北平,協助中共中央接管北平。

      按中央部署,李克農先期到達北平,安排打前站的工作。為安全保密起見,中共中央機關的代號為“勞動大學”。在“勞動大學”的名稱下,李克農設立了三個臨時機構:勞動大學籌備處(辦理交涉和備置用具)、勞動大學收發處(調查社會情況、布置警衛及為中央機關來北平人員辦理住宿介紹等具體事宜)和勞動大學招待處(負責香山地區的房屋修理、布置和租借等任務)。

      為保衛中央機關和毛澤東的安全,葉劍英和李克農對沿線鐵路作了周密的布置。322日,兩人聯名致電周恩來、任弼時、楊尚昆并報中央。

      從涿縣到北平清華園,共有12個站,約60公里,兩小時內即可到達。每站派負責人兩名,一守電話,一盯道岔,并監視車輛通過。在中央首長從涿縣換乘火車進北平時,為保證安全,編為3趟列車,每列車8節車皮。第一列車掛8節客車車廂,載警衛部隊和少數干部以及警衛人員,為壓道車,到西直門站下車,然后用卡車將他們送至香山。第二列車掛8節臥鋪車廂和1節餐車車廂,直開到清華園車站。第三列車掛5節客車車廂和3節行李車廂,開到前門車站。周恩來復電同意了這個方案。

      按計劃,毛澤東和其他中央領導人在北平西郊的清華園火車站下車,中央機關和解放軍總部則從西直門火車站下車。這兩個車站成為安全保衛的重點。

      西直門火車站由中央警衛團先入北平的一部分和北平糾察總隊負責。而清華園火車站的警衛工作,事關毛澤東的安全,則由李克農領導的中央社會部便衣隊負責,車站外圍由北平市公安局配合。

      清華園車站是個廢棄的舊車站,過去基本上不用。此時,作為毛澤東進北平的??寇囌?,24日當晚,燈火通明,一派繁忙景象。李克農不敢大意,親自和北平市公安局局長譚政文到清華園車站檢查部署情況,直到一切穩妥后,他才松了口氣。

      為防途中有變,李克農還提出了一個方案:在前門火車站也安排警衛,如果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在前門站臨時下車,避免保衛工作措手不及。

      25日凌晨4點左右,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等中央領導平安抵達北平清華園站?;疖囘M入站臺,周恩來立即下車去找李克農。見了李克農,周恩來問:“克農同志,這里一切都安排好了嗎?”

      李克農將中央領導進北平的安全保衛工作向周恩來作了大致的匯報。周恩來滿意地點了點頭。

      根據李克農的安排,毛澤東等人下火車后改乘汽車,前往頤和園益壽堂休息。

      入城儀式結束后,毛澤東乘車前往香山,住進了香山雙清別墅。這也是出于安全考慮:北平畢竟剛解放不久,毛澤東如果住在北平城內,一旦出了問題,后果不堪設想。而香山地處北平西郊,重巒疊嶂,清泉幽幽,不僅景色怡人,而且易于安全警衛。

      早在25日,李克農就指示:“由東北社會部部長王范、中央社會部的干部尚山羽等組成中央社會部工作組立即去北平西郊,為黨中央打前站?!?/span>

      根據李克農的指示,中央社會部的工作隊以北平西郊為重點,開展了一系列的社會摸底調查,一份份報告送到了李克農的手中:《北平西郊概況調查》《香山概況》《頤和園工作報告》《海淀區工作報告》《青龍橋情況調查》等等。同時,北平市公安局也抽出力量協助調查。

      毛澤東在香山,集中精力抓了幾件大事:同南京政府和談、指揮渡江戰役、籌建中央人民政府等。毛澤東在香山住了近4個月。是年7月,他離開香山正式搬入中南海,住進了豐澤園的菊香書屋。

      在香山,毛澤東還就中共中央進北平的安全警衛工作,召集會議作了總結。他批評了警衛工作,說:“你們搞得我進北平比蔣介石進北平還厲害?!?/span>

      事后,李克農也給黨中央和毛澤東寫了一個關于打前站的總結報告,認為自己工作中存在著不少問題,特別是只考慮安全第一,而其他的一些問題則考慮較少。

      批評歸批評,檢討歸檢討,但李克農心中卻很高興:畢竟,這是多少年來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第一次進入大城市,一切平安,自己的辛勞終于沒有白費!

      ■抱病赴朝,談判桌背后的“隱形人物”

      19506月朝鮮戰爭爆發,此時的李克農是中共中央情報委員會副書記、中央情報部部長、外交部副部長、中央軍委情報部部長。他決定中止治病,盡快從蘇聯回國。

      19516月的一天,毛澤東在中南海召見了李克農。

      毛澤東對李克農說:“我點了你的將,要你去坐鎮開城,外交部組成一個班子,喬冠華也去,軍隊也要有人參加?!?/span>

      “我馬上準備出發!”李克農毫不猶豫地回答。

      不過,李克農還是向中央如實地反映了自己的病情,使中央能有所準備。

      毛澤東在考慮之后,依然定下來:還是李克農去。也許,只有李克農是他心目中最合適的人選。隨同李克農前往的,還有時任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新聞總署國際新聞局局長的喬冠華。


      李克農(前坐者)與鄧華、喬冠華、解方(后左起)在一起合影

      臨行前,毛澤東專門接見了李克農和喬冠華,同他們進行了長談,并要他們立即組織一個工作班子。李克農還特意選調了幾位同志及兩部可接收各大通訊社新聞的收報機,以便了解各方面的反應。他還請志愿軍派出一個參謀班子前往開城,使談判班子能夠及時了解戰場情況的變化。周恩來也和李克農、喬冠華作了詳談,并送給他們一句意味深長的古語:“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span>

      經與朝鮮方面協商,李克農為中朝代表團團長,喬冠華協助其工作,對外公布的名單則是人民軍的南日、李相朝將軍和志愿軍的鄧華、解方、杜平、柴成文等人。南日大將,曾在蘇聯留學,當時任朝鮮人民軍總參謀長,是金日成指定的朝中方面的首席代表。

      由于李克農的身份很特殊,他既是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又擔任了代表團的黨委書記,不便公開,大家都稱李克農為“隊長”,稱喬冠華為“指導員”。

      77日,中朝代表團抵達開城。談判的會址定在了開城市區西北約兩公里的高麗里廣文洞的來鳳莊。市區房屋密集,不利于安全警衛,而這里較為清靜安全。來鳳莊的西南,有幾家民房,再靠西南,有一幢別墅式的平房,志愿軍代表團就駐在這里。

      開城談判代表團分為前方、中間站和后方指揮三線。第一線是直接出面的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愿軍談判代表南日、鄧華等人;第二線是喬冠華、柴成文,由柴成文負責聯絡;第三線則是幕后坐鎮的李克農。李克農負責將每天的談判情況上報毛澤東、金日成和彭德懷。

      710日,來鳳莊一間長18米、寬15米的大廳,成了全世界注目的焦點,艱難異常的朝鮮停戰談判從這里開始,一談就是兩年。

      這兩年,在李克農眼里顯得是如此艱難而又漫長。這不僅是他在新中國成立后所領受的最龐大、最艱苦、最復雜的一項任務,而且他是一邊與病魔斗爭,一邊完成任務的。

      隨著談判的深入,李克農的身體也日漸惡化。他是拖著嚴重的病體來到朝鮮的。當時,他視力微弱,眼睛幾乎要貼在炕桌上才能看清東西,哮喘病經常發作,疼得氣都透不過來,加上房子里設了朝鮮式的地炕,十分悶熱干燥。隔不一會兒,他就要到房子外面去大口大口地吸上幾口潮濕的冷空氣,才會好受一些。長期伏案工作,胸口被擠壓得十分難受,又引發了心臟病。一次正在開會,他突然頭一歪,昏迷過去,幸虧在場的人及時搶救他才蘇醒過來。病痛的折磨,使得他的雙手常常發抖,手中的筆不時從炕沿上滑落下來。

      中共中央很快了解到李克農的身體狀況。根據中央決定,195111月,外交部副部長伍修權奉命去朝鮮接替李克農,李克農回國休息和治療。

      朝鮮停戰談判的確是一場針鋒相對、劍拔弩張的“白刃戰”。當伍修權向李克農談了要接替他,讓他回國休息和治療的事時,李克農堅持說:“臨陣不換將?!?/span>

      1951710日到26日,經過半個月時間的唇槍舌劍,雙方代表團終于達成了談判的五項議程。

      當談判進入第二項議程時,很快便僵住了。朝方反復提出應以三八線為軍事分界線;而美方卻以“??哲妰瀯荼仨氃诘孛娴玫窖a償”為由,斷然加以拒絕,并以沉默不語的冷場戰術來拖延時間。到810日第20次會談時,這種沉默達到了高潮。

      會談開始后,中朝代表發言完畢,美方首席代表喬埃卻率其部下拒不作答。結果,會場上出現了長時間的死一般的沉寂。

      柴成文有點急了。他悄悄走出會場,來到會場外的一座帳篷里,問李克農該怎么辦,李克農冷靜地寫了三個字:“坐下去!”

      柴成文將字條帶回會場,在中朝代表手中傳遞下去。大家看到李克農的指示,一個個都屏住了氣,終于以整整2小時12分的沉默對抗創下了談判史上的空前紀錄。

      當然,“閃電戰”也有,有的會談25秒鐘就宣告結束。

      在解決了軍事分界線這一關鍵問題后,自19511127日起,談判轉入討論第三項議程。

      當時,中朝方面的一些代表認為,既然軍事分界線這一棘手問題已經解決,其他問題就會迎刃而解。而李克農在全面分析了形勢、任務和敵我雙方的對策,以及敵人可能設置的障礙后,認為不能放松警惕。

      李克農叮囑大家作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他向我方代表傳達了中共中央、毛澤東有關和談的指示:“原則要堅持,策略要靈活。和固有利,拖也不怕。只要涉及朝鮮人民的主權,我們決不讓步!”

      代表團成員按照李克農的指示,堅持原則,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美方的險惡企圖。經過力爭,終于迫使那些宣稱“到地獄結了冰才能放棄”的美方代表服了輸,于195252日在這一議程上達成了協議。

      隨著談判的繼續進行,美方代表越來越相信,在中朝談判代表中,有一位巨大的“隱形人物”在策劃、指揮著一切,正是此人,才是他們要與之較量卻又難以戰勝的真正對手。

      這位足智多謀的“隱形人物”,就是李克農,這場特殊戰役的中朝方面的直接總指揮。

      1953727日,艱苦的朝鮮停戰談判,終于在我志愿軍的軍事打擊配合下達成協議,抗美援朝戰爭至此終于落下了帷幕。這次談判,歷時2年零18天,兩易會址,五次中斷,開大會58次,小會733次。李克農以高超的斗爭藝術和斗爭策略,一次次粉碎了敵人的陰謀。

       (未完待續)

       

      友情鏈接

      鄭州擎天近代中國研究國家檔案局國史網求是網鳳凰網國際在線中國青年網共產黨員網光明網中國日報網央視網中國網新華網中國政府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人民網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網河南黨史網

      黨史博覽雜志社主辦 Copyright ? 2000-2018 中共黨史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各種新聞﹑信息和各種專題專欄資料,黨史博覽雜志社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豫ICP備18012056號-1
      18禁止午夜福利体验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网址
      <label id="v94zp"><code id="v94zp"></code></label>

    2. <li id="v94zp"></li>
      
      
      <th id="v94zp"></th>
    3. <tbody id="v94zp"><noscript id="v94zp"></noscript></tbody>
      <dd id="v94zp"><track id="v94zp"><video id="v94zp"></video></track></dd>
      <nav id="v94zp"><big id="v94zp"><noframes id="v94zp"></noframes></big></nav>
      <s id="v94zp"><object id="v94zp"><menuitem id="v94zp"></menuitem></object></s>
        <rp id="v94zp"></rp>
        <progress id="v94zp"></progress>
      1. <em id="v94zp"><strike id="v94zp"></strike></em>